您现在的位置是:知识 >>正文

洞洞鞋是这届年轻人的“审丑自由”

知识7579人已围观

简介文|价值星球Planet 沙拉酱 编辑|麻吉时尚总是循环的。对洞洞鞋来说,这个循环的周期是15年。最开始,洞洞鞋只是做给那些在船上活动的人穿的。后来,卡骆驰Crocs)创始人带着第一款卡骆驰产品 Be ...

文|价值星球Planet 沙拉酱 编辑|麻吉

时尚总是审丑自由循环的。对洞洞鞋来说,洞洞这个循环的鞋届周期是15年。

最开始 ,年轻洞洞鞋只是审丑自由做给那些在船上活动的人穿的 。后来 ,洞洞卡骆驰(Crocs)创始人带着第一款卡骆驰产品 Beach 在佛罗里达州的鞋届劳德代尔堡国际游艇展上登场,卖了两百对 。年轻"洞洞鞋"的审丑自由传奇故事正式开始 。

2006年,洞洞Crocs在美上市 ,鞋届一度成为"当红炸子鸡" ,年轻创下纳斯达克鞋类企业首日股价上升最高纪录。审丑自由洞洞鞋的洞洞潮流也一跃而起。

然后就是鞋届十余年的沉寂 ,甚至洞洞鞋鼻祖Crocs也差点破产。

但洞洞鞋这种易于穿脱、方便搭配的特性 ,还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了一种时尚 。从去年开始,洞洞鞋再次走热,今年则结结实实地再次走进年轻人的时尚圈 :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"洞洞鞋",显示有超过52万篇笔记  、121万件商品;"洞洞鞋DIY"关键词下则有超过11万篇笔记和8万件商品。不少卖洞洞鞋配饰的商家已经在小红书开启了直播  ,其中一家还成为"清凉潮拖榜"的第一名。


图源 :某小红书洞洞鞋配饰商家直播

关于洞洞鞋 ,消费者在审美上的反差极大 ,喜欢的人极致喜欢 ,讨厌它的则觉得"丑得可怕"。两极化的评价,让洞洞鞋的翻红冲上了微博热搜。

这届年轻人为什么重新爱上洞洞鞋 ,洞洞鞋的鼻祖卡洛驰(Crocs)又经历了怎样的低谷并重回巅峰?洞洞鞋的翻红背后,又启发了怎样的新趋势呢  ?

01 谁在对洞洞鞋"真香"?

伴随今夏洞洞鞋的爆火,#买了洞洞鞋之后这辈子就定型了#话题冲上热搜。

"买了洞洞鞋之后 ,你就会发现,任何场合你都会穿洞洞鞋 。"在这条微博下面 ,集合了"洞门"之人。有的评论道:"洞洞鞋算是黏在我脚上了 。"有的说:"除了冬天,一直都是洞洞鞋 。"有的不解地问,"只有我不理解吗?"还有的谈论起洞洞鞋的品牌,称Crocs是洞洞鞋的OG(元老)... ...


微博关于洞洞鞋的话题。图源:新浪微博

不管你理解不理解,今年夏天 ,洞洞鞋实火。

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的小侠,在入"洞门"之前,甚至是"鄙视"洞洞鞋的 。"我总觉得那双鞋看起来不正式,工作场合不合适,出去旅游又是个拖鞋 ,不舒服 。"

随着6月份北京酷暑的到来 ,小侠发现自己身边很多年轻人开始穿洞洞鞋上班 。"我后来才知道,洞洞鞋上面还能买各种装饰,可以DIY的非常酷炫,而且穿起来是真的舒服 。已经入‘洞门’了 ,现在甚至不想脱下来。"小侠调侃道。

留学生阿飞则在很多年前就拥有过一双洞洞鞋。"我记得应该是6 、7年前,洞洞鞋有阵子特别特别流行,那个时候一双就要小500元呢 ,我就收到过一双是婶婶送我的礼物。"阿飞回忆道 ,初见这双"破破烂烂"的粉色鞋子 ,自己勉强维持尴尬不失礼貌的微笑,称喜欢这份礼物 。结果 ,鞋子一上脚 ,阿飞立马"真香"了。"别的不说 ,真的舒服 。"

从此阿飞感受到了什么叫"一入洞门无止尽"  。"我个人的穿衣风格其实是比较港风的 ,经常穿长裙啊,工装啊,原本我觉得洞洞鞋是无法融入到我的时尚品味的 。后来我发现 ,洞洞鞋可以无处不在。长裙配洞洞鞋,主打一个混搭 ,方便也好看。"

"洞洞鞋今年忽然再次出圈 ,我蛮兴奋的。前几年洞洞鞋几乎不见踪影了,但今年很多品牌出了各种DIY挂饰和各种款式的洞洞鞋,我又可以重入‘洞门’了!"阿飞说 。

00后的红红 ,则是最近被小红书刷屏了"洞洞鞋DIY"后"入坑"的。"我本来是对洞洞鞋没什么兴趣的 ,但是看到小红书上的博主各种晒如何DIY自己的洞洞鞋,我真的心动了 。"红红开始去电商平台搜索各种洞洞鞋配饰的价格,她介绍道 :"Crocs官方的配饰稍微会贵一些 ,单个有四、五十元的 ,成套的都要150元起 。相对来说 ,其他商家自己配的配饰价格就会便宜很多 ,一些5件套、7件套也就40-60元。我入手了一双鞋和两套配饰,就已经花了小千元了  。"

火热 ,也反映到了Crocs的财报上。其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3.9%至8.84亿美元  ,主品牌Crocs贡献了6.49亿美元,同比增长19.0%。其中,Crocs品牌在亚太地区收入达1.4亿美元 ,同比增长46.1%,超过了同期北美和欧洲 、中东等地 。

因此 ,若论这波洞洞鞋翻红,赢家之一必然是洞洞鞋的OG品牌——Crocs 。

02 洞洞鞋OG的辛酸史

洞洞鞋很早就出现了。2002年 ,Crocs创始人凭着自己的营销能力 ,才开始了"洞洞鞋"的传奇故事。

Crocs在2006年上市的时候 ,可谓"当红炸子鸡",创下纳斯达克鞋类企业首日股价上升最高纪录 。并且在2006-2007年,其股价从15美元/股一度飙升至67美元/股 ,翻了4倍不止  。


卡骆驰股价走势图 。图源:老虎财经

不过 ,Crocs的"高光时刻"并没有持续很久 ,2008年时,很多问题就开始接踵而至。

例如 ,任何火爆的时尚单品都难逃"被抄袭"的宿命 。虽然Crocs在美国和秘鲁都给洞洞鞋申请了设计专利,但各种各样"改良版"洞洞鞋还是无处不在 。到现在,知乎上还专门有"大神"细扒如何绕开Crocs的专利来做洞洞鞋 。


图源 :知乎

而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消费疲软等问题,加上其他种类洞洞鞋的推出 ,Crocs在2008年和、2009年的年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5%和11%。其股价也从顶峰时期的67美元/股暴跌至1美元/股,甚至面临退市。连锁反应下,缩水的营销导致了更高的库存积压和更少的现金流,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裁员超过2000人。

而彼时的Crocs面对这些困境做出了一个调整——跳出单一单品,实现产品多元化 。

Crocs开始扩张产品线 ,推出服装 、长靴 、雨靴 、高跟鞋等产品。但是,并不是所有推出爆品的公司都能很好地堆起产品的金字塔 。Crocs其他类型的产品并没有大卖,反而因此无法减少市场 、营销费用;而被很多产品堆砌的Crocs ,也因失去对洞洞鞋的"情有独钟" ,而失去了最初的格调。

痛定思痛的Crocs在2014年接受了外资Blackstone的介入 ,并且开启了重组。接下来 ,Crocs缩减生产线、关闭低效门店、下架部分其他产品,重新回到了主攻洞洞鞋的爆品策略。再之后,Crocs宣布正式关闭所有自有工厂 ,改为全部外包 。

2018年开始,经历低估的Crocs营收开始反弹,从2018年到2022年,卡骆驰全年营收连续5年正增长 ,且增长幅度从6%扩大至67%  。


数据来源 :东方财富

当Crocs挣扎在危险边缘的时候,"黑粉"们仍然持续表达着对洞洞鞋设计的厌恶。2006年,就有名叫"I Hate Crocs "(我讨厌Crocs)的网站存在 ,而后Crocs甚至被《洛杉矶时报》评为"地球上最难看物体之一",就连美国前总统小布什,都因穿上洞洞鞋而被网友们嘲讽。

不过这一次 ,Crocs并没有因为这些声音再次自我怀疑 ,而是坚定了洞洞鞋单品的策略 ,后来公司也在采访中表示  ,经历了这些 ,Crocs终于感受到了自己品牌的独一无二 。

03 这届年轻人实现"审丑自由"

Crocs能够"起死回生" ,是因为坚持了"丑"这个定位,而洞洞鞋的翻红 ,离不开年轻人的"实用主义"和"审丑文化"  。

"审丑文化"带动的消费,不仅有翻红的洞洞鞋。淘宝的"年度丑东西大赛",成为反映年轻人消费观的一个窗口 。在淘宝上  ,如果搜索"2023年度丑东西" ,会出现"啤酒肚腰包""盐焗鸡水杯""中分头狗狗"等奇奇怪怪的小商品 ,从厨具到饰品、摆件到挂件,应有尽有。


图源:淘宝搜索"丑东西"呈现的部分商品

甚至不止商品 ,连食品的营销和包装也打破了一贯审美原则而另辟蹊径 。比如 ,近日乐乐茶就推出了人物IP联名,包括张飞 、鳌拜、蒙丹等,不仅夸张的表情设计一反"审美"常态 ,连系列产品的名字也与流行的可爱风不同 ,而是叫做"一拳!牛油果"或者"一拳  !芒果" 。这种离谱中带着些许搞怪的营销深得人心  ,据价值星球观察 ,北京国贸乐乐茶门店的这类产品就经常脱销 。

在国贸上班的金融从业者金金告诉价值星球:"自从这个系列推出我就想买,结果次次都显示售罄 。前几天好不容易同事点外卖的时候看到还有货,我就赶紧下单了 。"

金金是一个对"丑东西"上瘾的用户,究其原因,她表示 :"可能我的审美跟大众审美不太趋同,我觉得这些东西很可爱,但经常被周围人吐槽。不过,我能感受到环境对多元审美的包容,几年前如果我带一个印着‘如花挖鼻屎’的手机壳上班 ,可能还会给同事留下这个人哗众取宠的印象,但现在大家顶多是说说笑笑,并不会过多评价。"


图源:部分小红书网友晒出的乐乐茶印着张飞的包装图

同样作为"丑东西"爱好者的邓澄 ,也感受到了近年审美包容度的提升 。邓澄非常喜欢搞怪T-shirt,以前穿去上班会被领导提示注意着装 ,穿出去玩又会被家长管,但和现在流行的其他"丑东西"比起来  ,邓澄的衣服设计已经算不上"丑得夺目"了 。

新消费观察员林贝贝告诉价值星球,随着90后、00后逐渐成为求职主力军 ,同时伴随互联网衍生出的娱乐、游戏等行业发展 ,突进职场着装和上下级关系在逐渐变得轻松,很多公司趋于扁平化管理 ,这就让职工更有意愿和可能性来表达自己的不同 。而一些单价几十元、小一百元的"丑东西" ,可以让年轻人用很低成本来满足这种展示个性的心理 。另外 ,由于产品调性特殊 ,又具备很高的社交属性 ,也符合Z世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。

资深公关经理Leo则表示 ,从公关角度来看,"审丑经济"的出现其实符合"反差理论" 。这指的是,当大家都趋同于追求"美"的时候 ,品牌就通过追求"丑" ,打造反差来出圈 。"所以,也可以说是商家的营销创新创造了‘审丑经济’ ,‘审丑经济’又满足了不同追求的消费者 ,最终循环实现了‘审丑自由’ 。"

Tags:

相关文章